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

感染性休克内皮细胞损伤

2024-01-25 01:04:2339健康网
栏目关注:
核心提示:感染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脓毒症,常继发于各种急性的严重感染。当机体受到严重的创伤、烧伤或大手术等应激情况时,可诱发免疫反应失调而出现过度炎症反应,导致循环功能障碍、组织灌注不良和细胞代谢紊乱,从而危及生命。感染性休克内皮细胞损伤的原因较多,主要包括病原体毒性作用、炎相关分子风暴、血流动力学异常、药物因素等方面。

感染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脓毒症,常继发于各种急性的严重感染。当机体受到严重的创伤、烧伤或大手术等应激情况时,可诱发免疫反应失调而出现过度炎症反应,导致循环功能障碍、组织灌注不良和细胞代谢紊乱,从而危及生命。感染性休克内皮细胞损伤的原因较多,主要包括病原体毒性作用、炎相关分子风暴、血流动力学异常、药物因素等方面。

一、原因

1.病原体毒性作用:细菌、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及其产物均可造成内皮细胞损伤,如革兰阴性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链球菌、厌氧菌以及梅毒螺旋体等均可能引起感染性休克,并进一步加重内皮细胞的损伤。

2.炎相关分子风暴:在感染性休克发生发展过程中,多种炎性介质被释放并协同作用,形成炎相关分子风暴,进而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损害,表现为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广泛扩张、通透性增加、血浆渗入组织间隙,最终导致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、血压下降,甚至休克。

3.血流动力学异常:低体温、酸中毒、高乳酸血症、凝血系统激活、大量输注全血等因素影响了血管收缩与舒张的功能,使血液黏滞度增高,加之广泛的微循环缺血,都可能导致内皮细胞损伤。

4.药物因素:抗菌药物、糖皮质激素、抗血小板药物等都有可能引起内皮细胞损伤,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的庆大霉素、阿米卡星等,喹诺酮类抗生素中的左氧氟沙星、莫西沙星等,糖皮质激素中的泼尼松、地塞米松等,抗血小板药物中的氯吡格雷、双嘧达莫等,使用后可能会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,降低内皮细胞依赖性血管扩张因子生成,从而导致内皮细胞损伤。

二、治疗

针对感染性休克内皮细胞损伤的情况,需要及时明确致病菌,并进行针对性处理,同时积极纠正休克,防止病情进展。对于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性休克,可以选择头孢他啶、亚胺培南等;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性休克,可以选择万古霉素、利奈唑胺等。此外还需要给予扩血管药,如前列环素制剂、尿激酶等,改善微循环,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、机械通气来维持呼吸功能。

39健康网(www.39.net)专稿,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。

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  

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,中国互联网百强,于2000年3月9日开通,中国历史悠久、规模最大、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。多年来,在健康资讯、名医问答、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,引领在线健康信息,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。

健康资讯推荐
特别策划
热门问答更多
推荐医院更多
举报/反馈
链接地址:*
举报内容问题:*请选择举报类型
原创文章链接:
其他理由:
更多问题及建议:
联系方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