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染性休克是脓毒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,可危及患者生命。出现感染性休克时,由于微循环障碍、组织灌注不良等导致机体代谢紊乱,从而诱发一系列病理改变,如肢端动脉痉挛、肢体末端缺血、神经功能异常等,最终引起感染性休克致末梢炎。
一、原因
1.肢端动脉痉挛:在感染性休克早期,血管扩张以维持血压,此时肢端小动脉痉挛,造成肢端温度降低、皮肤苍白、针尖样大小的充血和麻木感等症状,表现为感染性休克致末梢炎。
2.肢体末端缺血:随着病情进展,毛细血管网关闭,肢端微循环淤血,形成淤滞性皮疹,表现为手足或面部水肿、颜色发暗、湿冷,并伴有疼痛感,严重者会出现水疱、坏死等情况,表现为感染性休克致末梢炎。
3.神经功能异常:感染性休克时机体产生大量炎症介质,激活凝血系统,促进纤维蛋白溶解,发生纤溶亢进,血液呈高凝状态,加之有效血容量下降,使微循环内有形成分淤滞,局部供氧减少,可能导致四肢感觉减退甚至消失,部分患者还可伴随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的情况,表现为感染性休克致末梢炎。
二、治疗
一旦确诊为感染性休克致末梢炎,需及时到医院就诊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休克处理,包括液体复苏、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以及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等。同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,常用的药物有注射用头孢唑林钠、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。此外,还需积极给予吸氧、监测各项生命体征、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,改善患者的预后。
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,避免受凉,饮食上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,多吃新鲜蔬菜水果,提高身体免疫力,预防疾病的发生。
39健康网(www.39.net)专稿,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