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标签:磺胺
相关标签:药物交叉过敏利尿剂磺胺类过敏疾病预防
  • “吃”对了 血糖更平稳 2009-12-30糖尿病

    糖尿病因其隐蔽性、复杂性、多并发症,一直被医学认为是难治之症。目前对糖尿病的治疗偏重于刺激胰腺一类的药物(如磺胺类、双胍类、格列美脲类等),短期内疗效尚可,一旦停药,血糖往往再次反弹。

    查看全文>> 标签:胰岛素降血糖糖尿病预防保健
  • 降糖药合理搭配能事半功倍 2009-12-28糖尿病

    近日,陈大伯因受凉有些咳嗽咯咳痰伴发烧,自行服用了家中备用的磺胺类消炎药和含有阿司匹林的感冒退热片。第二天中餐前,陈大伯自觉咳嗽咯痰好转,体温恢复正常,但出现心悸、出冷汗、饥饿感明显、有手抖等症状。家人拿出家中自备的血糖仪测定

    查看全文>> 标签:降血糖药物糖尿病治疗用药
  • 吃感冒药竟吃出了性病? 2009-12-9性病

    固定性药疹是吃了某种药物以后,在身体某些固定部位出现红斑、水疱。一般地说,固定性药疹好发于外生殖器、口唇和手背等处。磺胺药、痢特灵、巴比妥类药,以及含阿司匹林的感冒药,较易导致固定性药疹。

    查看全文>> 标签:药疹感染性病治疗用药
  • 用药不当可致营养不良 2009-11-30儿科

    有些药物作用于肠道,阻碍食物消化吸收而导致脂肪性腹泻、水盐代谢紊乱等。如新霉素、氨基水杨酸钠等可引起维生素b12吸收不良,从而导致巨细胞性贫血,新霉素还可使肠道内的脂肪和钾、钠、钙、磷等元素的排除增加;四环素、阿斯匹林等可使维生素c从尿中排泄加速;长期服用磺胺药及某些广谱抗生素会抑制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生长,而导致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缺乏;石蜡油可影响胡萝卜素及维生素a、d、k的吸收;卡那霉素、多粘菌...

    查看全文>> 标签:营养不良腹泻脂肪预防保健
  • 中老年人护肾注意事项 2009-11-23肾病

    肾脏是人体泌尿系统的重要脏器,除有排泄功能外,尚有调节水钠和酸碱平衡的作用。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为肾单位,健康成年人每例约有1000万个肾单位,进入30岁以后,则以每年1%的速度递减,到50岁时,其肾单位相当于30岁健康人的80%。年龄越大,肾单位越少,贮备、排泄、调节功能也相应降低。若遇疾病侵袭,肾脏不能及时排出有毒物质和肌体代谢废物,则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,甚至发生尿毒症而危及生命。因此,为了延缓...

    查看全文>> 标签:护肾注意事项
  • 幼儿要慎服磺胺药 2009-11-5药品

    磺胺类药物中的复方新诺明是常用的抗菌消炎药,自1935年问世以来,以其抗菌谱广、价格低廉等特点在我国尤其是农村中普遍使用。

    查看全文>> 标签:磺胺药幼儿治疗用药病因
  • 如何预防孩子红眼病? 2009-11-3儿科

    根据病情,合理选用眼药水滴眼。轻型:用磺胺醋酸钠溶液或黄岑眼药水滴眼。重型:用卡那霉素、链霉素或利福平眼药水滴眼,但要防止过敏反应,必要时可加用可的松眼药水。选用四环素眼药膏、卡那霉素眼膏,于睡前涂眼,可防止眼睑粘连。

    查看全文>> 标签:流泪视力模糊刺痛红眼病预防保健
  • 哺乳期妈妈用药须谨慎 2009-10-26药品

    有些药物如鲁米那、苯巴比妥类药物即使服用一般剂量,服药过久也可引起婴儿蓄积中毒;抗甲状腺药物能引起婴儿甲状腺肿大;抗癌药能引起婴儿骨髓抑制,红霉素可损害婴儿的肝功能;卡那霉素可导致婴儿中毒,发生耳鸣、听力减退及蛋白尿等;磺胺类药物可能发生新生儿黄疸;氨茶碱可破坏和抑制乳婴的骨髓功能;异烟肼代谢物进入乳汁,可引起婴儿肝中毒;阿托品可抑制乳汁分泌,乳母在服此类药物时应停止哺乳。

    查看全文>> 标签:用药谨慎哺乳期预防保健病因
  • 专家:这些药物可致不孕 2009-10-25药品

    磺胺药复方新诺明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、呼吸道感染、扁桃体炎等。它在生育方面的副作用是抑制睾丸功能,使精子数量大为减少,精子活动能力明显低下。柳氮磺胺吡啶是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,也能导致精液缺乏,使精子异常者达80%,同时伴有精子数量减少,精子活力降低和不育。

    查看全文>> 标签:可致不孕预防保健治疗用药病因
  • 过敏性紫癜如何护理? 2009-10-25儿科

    过敏性紫癜由多种原因引起,如感染、食物(牛奶、鸡蛋、鱼虾等)、药物(抗生素、磺胺药、解热镇痛剂等)以及花粉、蚊虫叮咬等。一般来说,过敏性紫癜85%与感染有关。如患有上呼吸道感染、扁桃体炎、龋齿、肠道寄生虫病等要及时治疗,并要积极寻找过敏原,可通过生物检测仪或经血液检测到。平时注意避免接触这些能够引起过敏的物质,若与某种食物有关应禁食,与药物有关应停用,与环境有关应避开。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,细致的...

    查看全文>> 标签:紫癜性肾炎过敏性紫癜预防保健
39健康网 -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© 2000-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| 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