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染性休克是指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休克,以宿主对入侵的微生物失控反应为特征。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,因此一旦怀疑或确诊应及时进行处理。在临床上主要通过观察精神状态、体温变化、尿量变化、循环系统改变、呼吸系统改变等指标来判断是否发生感染性休克。
一、精神状态
正常情况下患者的精神较好,意识清楚,并且能够配合医生完成检查和治疗。而出现感染性休克时,由于体液丢失较多,可能会导致血容量不足,从而表现为精神萎靡、烦躁不安、昏迷等症状。
二、体温变化
正常的腋温是36-37℃,口温和肛门温度相比有所差异,口温一般是36.1-37.9℃,肛温比口温高0.3-0.5℃。当机体受到细菌、病毒或其他病原体侵袭后,机体会启动免疫防御机制对抗病原体,此时产热增加、散热减少,会导致体温逐渐升高至39°C以上,但一般不会超过40°C。如果持续处于较高的体温,则提示可能有感染性休克的情况。
三、尿量变化
正常成人每天排尿约4-6L,24小时内平均排出液体约1.5-2.5L。感染性休克时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,肾灌注严重降低,会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的现象。
四、循环系统改变
因血压下降,组织缺氧,可能出现冷汗、四肢湿冷、血压下降、心率加快等情况,还可伴有静脉充盈差、脉压缩小等表现。
五、呼吸系统改变
因低氧血症,患者常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(>20次/min),随着病情进展,可能出现呼吸困难、咳吐黏液痰、紫绀等症状。
六、其他症状
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代谢紊乱、酸碱失衡、凝血功能障碍等问题,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。如出现血糖水平异常波动,可能与糖异生障碍以及胰岛素拮抗激素释放有关,也可能与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影响胰岛素作用相关。
建议出现上述不适症状者及时到医院急诊科、普通内科等相关科室就诊,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,以免延误病情。此外,对于存在严重感染性休克的患者,还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、注射用青霉素钠等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。必要时可通过吸氧等方式改善通气情况,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。
39健康网(www.39.net)专稿,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。
擅长领域:1、各种胸、腹主动脉瘤及周围动脉瘤,动脉硬化闭塞症,血栓闭塞性脉管炎,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,浅静脉曲张、深静脉血栓形成、动静脉瘘、血管...
擅长领域:临床急救、神经内科、呼吸内科和内科疑难杂症,眩晕、头痛、心脑血管病、休克、失眠、支气管疾病、肺炎、肺心病、肺部肿瘤、胃炎、消化性溃...
擅长领域: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。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,从事心血管内科的临床、教学、科研工作十余年。曾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心内科和心导管室进修学习一年。专业主攻各种心力衰竭、心律失常、高血压、冠心病、风湿性心脏病、先天性心脏病、心肌炎、心肌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,尤其擅长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,如冠状动脉造影术、冠状动脉球囊成形和支架植入术、起搏器植入术、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、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封堵术等。在疑难危重患者抢救上也有较深造诣,受到广泛好评。先后有10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级学术会议及专业期刊上